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總經濟師朱時均
2017年6月8日,在深圳召開的2017中國建筑裝飾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總經濟師就中國建筑裝飾產業環境與發展態勢做了演講,全文如下——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建筑裝飾行業的各位同仁,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非常榮幸能夠有今天這樣一個機會和大家一起交流建筑裝飾行業的一些信息,以及個人、企業家們對這些信息的看法和認知。
自去年12月以來的這半年多時間里,我先后到調研了50多家建筑裝飾企業。在與企業老板和高管們的交流中,我發現,大家對企業的現狀和未來普遍存在著焦慮。
一、建筑裝飾企業普遍的困擾與焦慮
為什么焦慮?我們來看一看行業中的標桿企業――上市公司的近5年的主要財務數據。由于時間關系,我們重點看排在最前面的3家,最早上市的3家企業?;蛟S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豹。
先看營業收入及其同比增長:
2012-2017年第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及同比增長率
金螳螂:2016年為196.01億元,低于2014年206.89億元,略高于2013年的184億元;同比增長率,從2012年的37.42%,逐年下滑, 2013年為32.08%,2014年為 12.35%,2015年為-9.83%;2016年為5.07%。
亞廈裝飾:2016年為89.37億元,遠低于 2014年129.17億元,甚至低于5年前2012年的95.77億元;同比增長率,從2012年的32.04%,快速跌落, 2014年為6.38%,2015年-30.57%;2016年為-0.35%。
洪濤裝飾:2016年為28.77億元,低于 2013年35.46億元,與2012年的28.42相當;同比增長率,從2012年的31.09.24%,斷崖式跌落, 2014年為-4.32%,2015年-11.39%,2016年為-4.30%,連續三年負增長。
再看凈利潤——
2012-2016年A股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與凈利潤率
金螳螂:2016年為16.96億元,低于2014年18.98億元,略高于2013年的15.88億元;
亞廈裝飾:2016年為3.38億元,遠低于 2014年10.69億元,甚至遠低于5年前2012年的6.51億元。
洪濤裝飾:2016年為1.19億元,遠低于 2014年2.94億元,甚至遠低于五年前的2.04億元。
再看應收賬款及其占營收比:
2012-2014年A股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占營收比
金螳螂:2016年為178.49億元,占營收比為91.06%。
亞廈裝飾:2016年為114.81億元,占營收比為128.47%。
洪濤裝飾:2016年為44.33億元,占營收比為154.09%。
亞廈裝飾和洪濤裝飾2016年的應收賬款,都遠高于當年營業收入。一個企業的經營活動難以產生現金流,其資金鏈的緊張可想而知。
僅從上面這些財務數據,我們就不難做出這樣的判斷--當下,建筑裝飾企業普遍面臨困擾:營業收入增率放緩,規模擴張乏力;利潤下滑,經營效益不佳;應收款大幅增加,資金鏈緊張;等等。這些問題,也正是企業家們焦慮的原因所在。
為了擺脫困境,尋求突破,三年前,亞廈裝飾、洪濤裝飾、金螳螂等龍頭企業,相繼涉足互聯網家裝、職業教育等領域,謀求轉型升級。但迄今為止,這些探索與嘗試,收效普遍不如預期,有些甚至成為主業的拖累。轉型艱難,升級不暢,更加重了企業家們的焦慮。
毋庸諱言,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經過歷了30余年的高速發展之后,現在確實遇到了瓶頸。
二、建筑裝飾產業環境中的不利因素
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宏觀經濟環境的制約,要受到經濟政策乃至社會政策的影響,建筑裝飾產業當然不例外。事實上,建筑裝飾產業確實面臨著一些不可避免的,短期內也不可能逆轉的不利因素。
(略)
三、砥礪奮進,創新發展
1.堅定信心,奮力拼搏
首先,我們就應該對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中國經濟雖然面臨著巨大的考驗,同時也依然存在著巨大的增長潛力。今天,在這里,我們只說一個數據,一個與我們建筑裝飾產業高度關聯的數據,那就城市化率。
中國城市化率官方數字是53%,包括戶籍人口加常住非戶籍人口。若以戶籍人口計算,大約為40%。而發達國家的城市率都在70%以上,有些國家甚至高達85%。城市化帶動大量農村人口進入城鎮,催生龐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住房建設等投資需求。若城市化率每年提高 1 個百分點,則每年將有 1300 萬左右的農業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直接拉動建筑業需求 6 億平方米以上。同時,城鎮化還將帶來消費需求的大幅增加。城鎮化每提高 1%,可替代10 萬億元出口。
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突出的問題是兩億多農民工如何市民化。然而,戶籍管制等政策、制度,試圖依靠行政力量,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由,控制城市人口的增長,抑制農民工的市民化,在實質上扭曲了資源的分配和人員的流動,鎖住了城市的大門,同時也鎖住了農民在城市里投資消費的通道,逼迫農民工回到農村進行附加值和使用價值極其低廉的消費行為和投資行為。唯有改革,廢除那些陳舊的不合理的制度,以人自由與平等,讓市場決定了資源的配置,包括人力資源的配置,城市化的潛力才能釋放出來。
其次,我們應該對黨和政府的治國理政的能力充滿信心。
改革是釋放經濟增長潛力的按鈕,是中國經濟的最大紅利。十八屆三中全會擬定了全面改革方案,并中央成立了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掛帥當小組長,穩步推進各項改革。雖然改革遇到了阻力和壓力,進程并不順利,但是我們應該堅信的黨和政府有智慧、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
還有,我們應該對建筑裝飾企業的成長空間充滿信心。
近兩年,“轉型”也成了建筑行業的高頻詞匯。不少企業家在考慮這樣的問題:裝飾行業越來越不好做了,要不要兼做點別的事,或者干脆去干別的事。
我想提醒大家注意:“轉型”不是“轉行”。中國經濟要轉型,其本質意義是從規模增長型向效率增長型轉變。裝飾企業要轉型,其本質同樣是從規模增長型向效率增長型轉變。具體地說,我認為,就是要賦予建筑裝飾更多的技術含量、文化創意含量,從而提升服務品質。
企業為什么要轉行?原因不外乎:其一,處在夕陽行業,前景暗淡;其二,企業自身在該行業喪失競爭能力。
建筑裝飾行業究竟是個什么樣的行業?現有的教科書、工具書都沒有對這個概念的內涵、外延作明確的定義。在這里,我向大家推薦一個定義--建筑裝飾產業,是以環境設計及其效果實現為核心業務的現代服務業--當然這是我個人的意見,但我認為這個定義既符合產業的發展歷程、現狀以及未來方向,也符合現有企業的利益。
從這個定義出發,毫無疑問,建筑裝飾行業是一個具有堅實的、可持續的市場需求的行業,是一個基業常青的行業。并且,這個行業還有一個突出的特征,那就是集中度特別低,即所謂“大行業,小企業”,有利于龍頭企業快速擴張。家電行業,海爾占有大約20%的市場份額。2016年建筑裝飾業總產值36000億元,金螳螂196億元,約占0.55%。如果說家電行業不具有可比性,我們可以看具有可比性的建筑業。2016年,建筑業總值190000億元,中國建筑總公司年產值8805億元,約占4.6%。很顯然,您的企業做得不夠大,不是因為行業小沒有成長空間,而是因為您的企業還做得不夠好。
前兩天,為了準備今天的講稿,我上網搜索資料,搜到一篇文章,標題是《抵制誘惑,堅守主業》,是我自己十年寫的。我覺得有些話特別適合當下的環境--
“企業的成功發展依賴于對行業本質的把握。越是對一個行業專注和執著,越容易理解各種風險的性質,找出化解途徑。在熟悉的領域擴張總比再去開拓新的陌生領域風險要??;專注于一個行業肯定比多行業經營更有優勢,企業的成功發展依賴于對行業本質的把握?!?/p>
“盲目的轉行或跨行業多元化經營,將大大增加企業管理的復雜性,造成企業機構臃腫和官僚化,導致企業的市場意識淡薄,市場反應速度遲緩,企業內耗負擔加重。即便是對企業董事長而言,隨著其產業領域的不斷延伸,聘請的專業化的高級職業經理人也就越多,集團董事長甄選和管理這些高級經理人所需的時間及精力也會逐漸枯竭的?!?/p>
“建筑裝飾行業是一片廣袤的天空,任鯤鵬展翅;是一片遼闊的海洋,任蛟龍翻騰。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的未來,屬于且只屬于那些對建筑裝飾情有獨鐘、矢志不渝的堅守者?!?/p>
2.勇于創新,開拓進取
企業成長的方式,一是業務規模的擴大,二是經營效率的提高。尤其是在規模擴大遇到阻力的時候,效率的提升可能就顯得更為重要。而效率的提高靠什么?靠創新。依靠創新,增強服務能力、提升服務品質、降低運成本,突破發展瓶頸。
首先是技術創新。企業家必須關注科技發展的成果,適時地將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應用于生產和經營。
比如建筑信息模型(BIM)。作為建筑業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三維可視化、數據結構化、工作協同化等特點優勢, 它不僅是一個設計工具,讓設計手段更豐富、效果呈現多生動;同時,它也是一具項目管理工具,讓工程項目的質量、工期、成本、安全得至更有效控制;更重要的,還是一個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平臺。BIM技術體系的廣泛應用,必將為工程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又如互聯網。去掉所謂“互聯網思維”的種種神話,客觀的說,互聯網作為一個高效的信息的交流和溝通平臺,它可以極大地消解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同時,作為高效的資源聚集平臺,它可以促進更精細化的分工,從而提升整個效率。建筑裝飾與互聯網的結合是不可避免的。
再如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重要代表之一,人工智能正由科技研發走向行業應用,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在業內人士看來,人工智能不是一項單一的科技產業,而是將其他行業進行融合的工具,例如將機器人和保姆結合產生的“看家機器人”,將導航和汽車結合產生的“車聯網”等。在人工智能技術逐步成熟的當下,誰率先在應用上實現突破,誰就有可能在智能時代的競爭中占據優勢。
其次是管理創新。對裝飾企業而言,不管是項目管理,還是企業管理,都還很大的提升空間。
今天在座的企業家,包括行業的領軍企業的老板們,可能大多有這樣的經歷:因為某個項目沒做好,而丟失了客戶,甚至是優質的老客戶。那個項目為什么沒做好,經常性的原因是那個項目負責人不行,也就是說項目做得好壞因人而異。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其他的行業有可能嗎?如果北京買的格力空調與深圳買的格力空調的質量差異很大,格力這品牌還有市場嗎?如果南三環的海底撈與北三環的海底撈大不一樣,海底撈還會火爆嗎?
管理創新怎樣做,我說得再好也是紙上談兵,對于各位老板們來說都是班門弄斧。今天,我只想特別強調公理治理問題。
成名企業的衰退和消亡,很少是不是因為不作為,大多是因為胡作為,因為戰略失誤導致的錯誤行為。所以我要特別提醒上市企業,尤其是新上市的企業,一定要加強戰略管理,防范戰略風險。
數載打拼無人問,一朝掛牌天下知。公司一上市,立馬就有咨詢機構、投資機構絡繹不絕地登門造訪,獻計獻策。他們的說辭,會讓老板們如雷貫耳、如夢初醒、醍醐灌頂、豁然開朗。但是,我要提醒老板們,您必須審慎地對待這些人的說辭。他們都是專業人士,其中不乏專業的忽悠人士。他們言說的內容,遠遠地超出了您--作為一個裝飾企業,尤其上一個剛上市的裝飾企業的老板--的認知范圍。僅僅依靠您自己,抑或加上少數幾個親信的經驗和智慧作出判斷,作出戰略決策,風險就太高了。
公司治理的目標重點是戰略管理,提高決策質量和防范戰略風險。對上市公司而言,最基本保障,就是讓董事會的戰略發展委員會真正的運行起來。但據我所知,有些上市公司至今仍沒有設立戰略發展委員,有些上市公司雖然設有戰略發展委員會,但形同虛設。
還有業務創新。我們應該關注、研究、服務于國家發展戰略,比如“一帶一路”、通用航空、建筑適老化改造、特色小鎮與美麗鄉村等,從中發現市場機會,不斷的拓展新業務。還應該關注市場結構的變化,精耕細分市場,打造專業化業務能力。
寫這個講稿的時候,我在網上搜到了一篇廣田董事長署名的文章--《專業細分深耕市場,堅守主業縱向拓展》,應該是五年前,也是在今天這個地方的一個會議上的講稿。我覺得葉總說得比較到位,照抄如下:
“中國企業界,尤其是裝飾行業,常常過度強調規模效應,而忽視了專業化分工的經濟驅動效應。事實上,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首先是持續變遷的勞動分工過程,其次才是規模效應。
作為企業家,我們應該更加關注專業化分工的經濟驅動效應,并將專業化戰略置于企業發展的重要位置。
裝飾企業能否確定一個富有競爭力的、與眾不同的細分市場定位,以專業化形成比較優勢,以比較優勢形成核心競爭力,將決定著企業在面對市場優勝劣汰的殘酷競爭時能否始終立于不敗之地?!?/p>
東方不亮西方亮。近年來,高端酒店、辦公樓、會所等細分市場發展放緩,但也另外一些細分市場快速增長。
比如醫療建筑裝飾市場。2014年,當年醫院裝飾工程的規模,新建的增量超過700億,存量醫院的改造大約有300億元。加起來就是1千億規模。
又如養老裝飾市場。我國2020年60歲以上老人2.42億,3%的人口居住在養老機構里即726萬,扣除既有560萬張床位,則未來4年要建160萬個床位,平均每年40萬個床位。約1100萬平,按每平方米裝飾費用2000元計,年需求為220億元。若既有560萬張床位中每年有10%需要改造,按每個床位占據建面30平,則每年改造面積是1680萬平方米,按每平方米裝飾費用1500元計,年改造需求為252億元。
再如城市軌道交通裝飾市場。2016年,在建線路總長5636.5公里。截至2016年末,共有58個城市的軌道交通規劃獲批(含地方政府批復的14個城市),規劃線路總長達7305.3公里。在建、規劃線路規模進一步擴大,投資額持續增長,建設速度穩健提升。
還有鐵路站房裝飾市場。根據交通部印發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目標,到2020年,鐵路網規模達到15 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3 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5 年,鐵路網規模達到17.5 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鐵路3.8 萬公里左右。
3.擁抱資本,駕馭資本
從去年8月份開始,IPO明顯加速。今年前5個月,發審會審核通過IPO的企業超過200家,這個速度是非常罕見的。前幾天股市跌得很厲害,有些人,包括某些專家要叫停IPO。據我所知,此前,中國的IPO停過10次。會不會停第11次?我個人判斷,肯定會,但是不會是近期。因為現在高層對資本市場的態度很堅決,那就是通過資本市場為實體經濟融資,為實體經濟服務。當然,如果鬧得太兇了,速度可能會放慢一點。這是一個難得機遇。凡是有條件的企業,都就該抓住機遇,快步上市,擁抱資本。
對于已近上市的企業,最重要的是,要學會駕馭資本。要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通過增發股票,用股權去置換有價值的資產,通過戰略并購,把企業做大做強,把一個單個企業打造成一個航母艦隊。
企業并購必須以實現企業的發展戰略為目標,切忌以所謂市值維護為目的,追逐所謂風口,尋找所謂題材。
什么是風?風就是運動著的空氣。有風起,就有風停。風口上,豬都會飛。但風停的時候就會摔下來,飛得越高摔得越慘。作為投資機構,低吸高拋,套現走人。但作為企業家,您將面對風停后的漫天飛毛,一地殘肢。企業如果為短期利益,為了抬升股價,而做了一些游離于主業,甚至是違背企業戰略發展方向的并購,很可能造成了很難收拾的局面。
市值是公司運行的結果,而不是公司運行的目標。企業做大了、做強了,資本市場自然會給你一個合適的估值,甚至是超出你預期的估值。
本人才疏學淺,見識有限,學識有限,偏頗與錯誤在所難免。我不記得是哪一位哲人說過“成功的花朵常常開放在痛苦思索的枝頭上”。我希望我今天的言說,能夠像一塊引玉的磚,引發企業家們更多的思考,真正有價值的思考,為裝飾行業的繼續前行、突破瓶頸貢獻智慧,積累能量。
(本文為作者在2017年中國建筑裝飾產業發展論壇上的主題演講錄音整理。)